目 录
摘要....1
Abstract.1
前言....2
1 激励机制与激励理论概述....2
1.1 激励...2
1.2 激励机制...2
1.3 激励理论...3
2 构建企业激励机制的现实动因....3
2.1 当前企业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3
2.1.1 企业员工敬业度不高...3
2.1.2 企业员工流失率偏高...4
2.1.3 企业员工满意度不高...4
2.1.4 企业员工责任心不强...5
2.1.5 企业员工工作兴趣程度不高...5
2.2 影响企业激励效果的原因探析...5
2.2.1 激励目标短浅...5
2.2.2 激励方式单一...5
2.2.3 激励过程强势...6
2.2.4 激励绩效模糊...6
2.2.5 激励机制不公...6
2.3 构建企业激励机制的实践价值...6
2.3.1 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6
2.3.2 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6
2.3.3 有利于塑造企业的社会形象...6
3 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与步骤....7
3.1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7
3.1.1 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的原则...7
3.1.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7
3.1.3 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7
3.1.4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7
3.1.5 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7
3.2 企业激励机制设计的步骤...7
3.2.1 需求分析...7
3.2.2 选择激励方法...8
3.2.3 优化组合...8
3.2.4 具体实施...8
3.2.5 评价调整...8
4 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一般方法....9
4.1 构建科学的员工参与制度...9
4.2 构建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9
4.3 构建有效的薪酬福利制度...10
4.4 构建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10
4.5 构建全面的员工职业规划...11
结论....11
参考文献....12
致 谢....13
论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
摘要:激励是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当前,由于企业激励方式单一、过程强势、绩效模糊、方式不公、目标短浅等原因,企业激励存在着如企业员工敬业度不高、流失率偏高、满意度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兴趣不高等问题,导致个人发展、企业效益及企业形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构建企业激励机制应当遵循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相结合、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等基本原则,按照需求分析、选择激励方法、优化组合、评价调整、具体实施等步骤,逐步建立员工参与制度、绩效管理体系、薪酬福利制度、培训体系、员工职业规划等科学体系。
关键词:企业;激励机制;构建;措施
Ontheconstructionofenterpriseincentivemechanisms
Abstract:Incentivereferstousevariousefficientmethodstomobilizetheemployees’enthusiasmandcreativity,sothattheemployeeswillbeableto
行业平均员工流失率
2.1.3 企业员工满意度不高。“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员工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如果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高,他们就会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以企业为家。反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受到很大影响,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然而,中国企业的员工满意度普遍不太高。年,华信惠悦咨询公司对多达家公司的多名员工做了员工意见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5]。
图3
企业员工满意度
2.1.4 企业员工责任心不强。很多企业的员工都存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在他们看来,工作就是应付组织的检查,只要不出现大的问题,随随便便做事就行。具体来说,责任心不强有如下表现:一是不停的辩解。工作出现纰漏时,你将听到“这不是我的事”、“这是某某部门的事”等等;上级交待任务时,你将听到“我没有时间”、“我们人手不够”等等。二是玩忽职守。工作上得过且过,感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满足于较低的水平,工作差错屡屡发生。三是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对工作不熟悉、不精通,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干?要干什么?要怎么干?不清楚自己负责的指标有哪些?发展情况如何?竞争对手如何?每天浑浑噩噩。
2.1.5 企业员工工作兴趣程度不高。兴趣是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最持久、最强劲的动力。对自己的工作兴趣程度高,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管理者在选择和安排员工时,应当考虑到员工的兴趣。目前,大多数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兴趣程度都很低,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兴趣。新秦调查网对员工工作兴趣程度做了调查(图4)[6]。
图4
员工工作兴趣
2.2 影响企业激励效果的原因探析
2.2.1 激励目标短浅。企业通常只注重短期激励,采取了许多短期激励措施,如每月的绩效奖金、年终奖等。却忽视了长期激励,很少采取有效的长期激励措施,使得长期激励效果微弱。短期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引导员工的行为,促使员工朝着企业的既定目标努力。然而,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只注重短期激励而忽视长期激励,容易造成员工急功近利,为了实现眼前的利益而违背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通常,这种激励模式忽略了员工长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留住人才。企业应该构建科学系统的激励机制,在做好短期激励的同时也注重长期激励。
2.2.2 激励方式单一。很多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只有物质激励,且物质激励的形式通常也只表现在奖金上。以金钱作为唯一的激励方式。的确,在激励机制中金钱激励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金钱更是大多数员工
员工薪资福利满意度
薪酬福利激励是通过两个途径产生作用的:一是给予。给予,就是正激励,是鼓励员工的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企业所希望的。给予的方式有增加工资、发给奖金、增加补贴、增加福利。二是剥夺。剥夺,就是负激励,是制止员工的某些行为,而这些行为正是企业所禁止的。剥夺的方式有扣工资、扣奖金、减少津贴和福利,或者罚款。
在建立薪酬福利制度时,企业要将自身的战略发展要求与员工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同时,考虑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市场的薪酬福利水平,劳动力的供给情况等。通过平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的薪酬福利制度合法,具有外部竞争力和内部公平性,有效地激励员工[10]。
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根据员工的实际贡献支付薪酬福利,并且适当的拉开差距,使不同业绩的员工在心里察觉到这个差距,产生激励作用。使业绩好的员工感觉得到了奖励,更好的工作;让业绩差的员工认为值得去改进绩效,以获得更好的回报。
为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企业应考虑员工的实际需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的弹性福利制度。企业在明确自身情况和员工需求的情况下,设计出一系列合适的福利项目,并平衡好大概的费用,然后由员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这样,员工选择的余地大了,满意度会更高,福利项目的激励作用也会增强。这样的福利项目主要包括:①非工作时间报酬,包括假日、节日、带薪休假、事假以及探亲假等。②津贴,包括交通津贴、服装津贴、节日津贴或实物、住房津贴、购物补助以及子女入学补助等。③服务,包括班车、免费食品供应、体育锻炼设施、娱乐设施、集体旅游、礼物馈赠、食堂与卫生设施以及节日慰问等。
4.4 构建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
培训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的重要激励资源。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员工的自我发展意识,自我需要意识在不断提升。企业要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除了物质报酬激励外,更重要的是要给员工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使他们自身的技能不断提高。
然而,企业培训的现状并不理想。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上普遍较低;培训经费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3‰以上的企业仅为8.7%,而占销售收入0.5‰以下的企业有48.2%。企业制定员工培训计划的比例为69%;有31%的企业在员工培训中没有培训计划。而且,大部分企业员工培训计划执行情况不好,“严格执行”培训计划的企业只有42.1%,“执行不力”的56.4%,“没有执行”的1.5%。企业不太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与评价,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评价的为48.3%,“没有进行”跟踪评价的为31.8%,“准备进行”跟踪评价的为19.4%[8]。
企业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应该从企业战略出发,根据企业和员工的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模块相结合,构建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具体来说,培训的过程包括分析培训需求→制订培训计划→员工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方案→培训效果反馈与评估[11]。企业应加强培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培训过程中,要注意与员工的沟通,重视员工参与,从员工自身需求角度实施培训,使企业培训目标与个人目标统一,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需要,实行多样化的培训,如内部培训、外部短训、学历教育、脱产或半脱产、替补、出国考察等方式。建立起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如晋升、薪酬等。最后,要利用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和技术、工具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价,及时的对培训目标实现与否和实现程度进行检验[12]。
4.5 构建全面的员工职业规划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企业开通职业发展通道,开展员工培训、岗位调整、职位调整工作的重要依据。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组织与个人的目标和利益相协调的动态发展过程。员工职业发展道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既可以沿垂直的组织等级阶梯向上发展,也可以在平行的相关职位上横向发展。
企业在构建员工职业规划时,要遵循三个重要原则:一是企业发展战略和个人意愿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差异性原则[13]。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企业的职业生涯培训体系,为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职业通道。二是健全职业生涯管理的配套体系,如宽带薪酬制度。三是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与反馈机制。
企业构建员工职业规划的方法有很多种,SWOT分析法是一个简单实用且非常有效的工具。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一般来说。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问题进行SWOT分析时。应遵循以下五个步骤:一是帮助员工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二是分析企业内外部机会和威胁。三是明确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四是实施员工的职业行动计划。五是定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评估[14]。
结论
由于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进而严重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作者在借鉴他人的激励机制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结合一系列调查数据,着重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最后,文章得出了以下结论:
(1)现阶段我国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员工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2)影响企业激励效果的原因有很多,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找出影响自身激励效果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改善企业的激励状况。
(3)企业在构建激励机制时,应该根据科学的原则,建立系统的激励制度,并结合现实情况,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仅从一般情况对企业激励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企业在具体运用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便使构建的激励机制更科学、更有效。另外,由于资源有限,文中引用了很多他人调查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刘钊婧.激励偏好及其与激励方式符合程度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激励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4]张艳娟.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四川大学,.
[5]樊昀.海利花园房地产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
[6]李月华.BF公司合同制员工激励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
[7]任浩,赵枫.激励过程设计[OL].九华咨询网,-11-16.
[8]陈宪,马宏梅.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管理,.02:45—47.
[9]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96—.
[10]刘昕.薪酬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1]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12]刘丽.基于心理契约的A公司员工激励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13]秦东华,杨延鲁.浅谈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J].卓越管理,.4
8—89.
[14]湛俊三.SWOT分析与员工职业生涯设计[J].商场现代化,年1月(上旬刊)总第期:—.
①项洁.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路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②李宏卓.私营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
①数据来源:中国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OL].中欧商业评论,年02月10日.
②数据来源:谁扼杀了中国企业员工敬业度?[OL].网易商业频道,-02-04.
③数据来源:林杰文.寻找忠诚度的奥秘[J].中外管理,.03:32–33.
①数据来源:员工满意度调查报告[OL].新秦调查网,年01月29日.
①数据来源:薪资、福利满意度[OL].新秦调查网,年01月29日.
①数据来源:李春苗.“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6.